第246章 北静王忧钦差,风里沙说风媒(1 / 2)

更让水溶担忧的还是之前来赈灾的钦差萧彦明。

按理说,钦差这种百姓眼里位高权重的大官,又是地震后专门来赈灾的,与他相关消息自来传播得都会很迅速。

但是风里沙收集的消息中却没有萧钦差的踪迹。

他去了何处,又有没有出什么事,赈灾的进度又如何了?

这些水溶都迫切的想要知道。

如果说平安州节度有私心,为了某些目的将某些消息隐瞒朝廷,水溶是半信半疑的。

但是若是说萧彦明也一起断绝消息,欺上瞒下,和平安州本地的官员沆瀣一气,水溶那是半点都不相信的。

萧老头虽然和水溶的舅舅在察院中分属左右都御史,经常有摩擦争端,但是对于他的人品,水溶还是心知肚明的。

萧老头古板清正,脾气耿介,就不是那种和贪官同流合污的人。

更关键的是,水溶带来的物资药品是皇帝和林如海紧急凑的,虽然已经极尽所能了,但是仍然只够应个急,用来赈济所有灾民就是杯水车薪了,更别说更麻烦的灾后重建了。

而萧钦差手中握着大批用来赈灾的钱粮,正是水溶所需要的。

若是找不到萧彦明和他握着的那些小钱钱,那水溶就只能紧急往京里发急奏,call手串帝了——

陛下~

穷穷,饿饿,饭饭!

我,水溶,打钱!

怀着踌躇和担忧,水溶准备和风里沙继续追加订单,比起他带着的军中的斥候,还是那些本来就是百姓和江湖中人的风媒比较不引人注目。

平安州的情况可不适合真刀真枪的硬干,毕竟不是对外作战,也不适合和平安州节度明面上撕破脸。

所以水溶需要一些不着痕迹的情报人员,和脱离于朝廷构架之外的额外人手。

虽然这活麒麟卫也能干,但是一来是麒麟卫人手并不算多,走得是精兵路线。

二来,水溶总需要一个明面上的消息来源作为借口,否则不是明晃晃的告诉其他人他有私人的情报组织吗?

水溶打开地图,思索了一会,才抬起头问风里沙:

“你们风媒可有什么组织,叫什么名字?”

风里沙有些疑惑,他讪笑着说道:

“咱们哪有啥组织啊,就是一些跑腿的,收集消息的,挣些辛苦钱。

江湖中,朝廷上,或者各地发生了什么大事奇闻,都会经过我们风媒之口,传遍大江南北。

所以您去大的酒楼茶馆里里找那些常驻的说书人,十九八九就是咱们风媒。”

水溶了然,看来风媒只是一种职业称呼,有点像现代的狗仔或者记者,亦或是自媒体。

买卖消息,传播消息,爆料各种奇闻异事。

所以他们虽然无处不在,但是不一定有总的组织。

就像乞丐虽然处处都有,也有一些小团体,但是并不存在一个整合了他们的丐帮。

什么隐元会或者琅琊阁大概也只存在于小说中,毕竟朝廷不可能允许民间有规模很大的私人情报组织,还明目张胆的运营。

水溶又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