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青春无悔不死(2 / 2)

我家娘子是女皇 火恰 2076 字 2022-10-07

陈浩天让了一点步:“那就做一点烧烤开胃,但不会多,主要还是野炊。”

听着,王诗雅和武默娘就甚是开心。武如意也不由有些向往,整天闷在宫里,对外面的世界还是挺稀奇的。

吃过让人收拾完毕,闲聊了一会,王诗雅就主动挑事:“哥,你教我一首新歌好吗,都几天没教我了。”

陈浩天为难地道:“过两天吧,现在大家都在,不方便。”

王诗雅道:“没关系的,又没有外人。”

陈浩天直翻白眼,他可不是一个有表演欲的人,自己的嗓子也实在不怎么好。

武默娘跟着热情起哄:“浩天,你就教教诗雅吧。创作那么多新歌,就是要拿来与大家分享的。”一脸的期待。

陈浩天就明白,那宝贝妹妹和宝贝娘子是故意在推销他,把原创的帽子硬戴在他的头上。

武如意看似不经意,其实挺注意他的,就想看看他这位原创有几斤几两,对王诗雅唱的那些新歌,她还是很欣赏的,就是不爽出自那坏小子之手。

实在难以拒绝,陈浩天欣然点头:“好吧,我就教一首《追梦人》。”

王诗雅马上站了起来,我去帮哥你拿琵琶。飞快地跑去陈浩天的卧房了,翠儿则非常配合地跑向王诗雅的卧室,去拿琴。

很快,两人便赶了回来。

陈浩天从王诗雅手上接过琵琶,闭上眼睛酝酿了一下,在一屋子好奇女人的注视下,终于开始弹了起来,这却是一首有些沧桑感的歌,很容易让人的灵魂得到共鸣,虽然还没唱歌词,仍一下打动了在场的诸位女士。

王诗雅就闭着眼睛不时点头,用心感受曲调的变化,她感到了一阵浓浓的沧桑感,仿佛跨越了许多个世纪。武如意心里则有些莫名触动,又有了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让她很是困惑。

弹完,现场沉静了一会,王诗雅带头鼓起了掌,引起一阵雷鸣的掌声,连武如意也拍了几下。

陈浩天就有点汗颜,自己几斤几两还是知道的,只道大家还是挺给他面子的。

王诗雅就热情地道:“哥,我给你弹琴伴奏,你唱给我们听。感觉好有沧桑感哦。”

陈浩天淡淡一笑,“好,我们一起。”

于是一个弹琴,一个弹琵琶,两种乐声甚是和谐,陈浩天适时深情地唱了起来:“让青春吹动了你的长发,让它牵引你的梦,不知不觉这城市的历史已记取了你的笑容……”

一下就把大家的情绪带到了无尽的沧桑之中,武如意不知不觉感到眼里有点湿润,她趁着别人不注意,伸手擦了一下,对自己鄙视了一番,忿忿望着那个处于忘我状态的坏小子。

“……前尘红世轮回中谁在声音里徘徊,痴情笑我凡俗的人世终难解的关怀。看我看一眼啊,莫让红颜守空枕,青春无悔不死,永远的爱人……春雨不眠隔夜的你曾空独眠的日子。”

曲毕,现场一片寂静,每个人仍沉浸在沧桑的情绪之中。陈浩天的唱功只是一般略好,不过感情却是非常投入,唱出了积压不少日子的心声,心里顿时舒畅多了。

这次却是悄悄掉泪的武默娘率先鼓起了掌,引起了更加热烈的一片掌声。

翠儿兴奋地道:“小姐,你再唱一遍吧。”

王诗雅摇了摇头,“我感觉自己的情绪还不到位,现在还唱不好这首歌,哥唱得最棒了,让我触动好大。”

陈浩天谦虚一笑:“就知道吹捧哥,哥哪有那么好,也就稍微有点感悟而已。”

“才不是了。”王诗雅争辩道:“我学了这么多歌,感觉这首最有故事,哥你是个有故事的人。”

陈浩天翻白眼:“就知道胡思乱想。”

武默娘若有所思地道:“过去已经成为历史,积极乐观面对现在和未来才是最重要的。”

陈浩天点头深以为然:“是啊。感悟过去是为了更加珍惜眼前。”他深情地望了武默娘一眼,两人甚有默契地眼神交流一番,读懂了对方的绵绵情意,心里安定许多,格外温馨。

武如意就瞧得仔细,伸手拍了一下坐在自己身旁的武默娘的大腿,小声嗔道:“老实点,别在娘的眼皮底下玩小动作。”

武默娘顿时一脸郁闷,陈浩天微笑着抛过一个安慰的眼神,她心里总算好受不少。

大家在一起热切聊了一会,宁碧蓉就去前院宣布明天出游的好消息了,王诗雅也准备去湖中小亭开始今晚的演出。自从陈浩天表示支持她进行专业演出后,王诗雅就对在府里的内部演出更加上心,只要天气允许,每晚都不会缺席,这可是日后演出的预演,是最好的演习机会。

小湖边上围满了情绪高涨的家丁,大家都很默契不去湖中小亭,王诗雅在的时候,那是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音乐天堂。

悠扬的琴声和歌声传了出来,人们深深陶醉在音乐的世界里,每个人的灵魂都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武如意也拉着武默娘出来好好感受了一番,对府里的自由气息忽然有了一点喜欢。特别在听到众人随着王诗雅一起轻唱时,武如意就感到了一种高度共鸣,这里的每个人似乎都很快乐,让她深受感染。

陈大官人则一般是不会和那帮丫头片子一起疯的,那样也太没领导形象了,一个人独守空房闭目养神中。

府里热闹一点,他的心情自然是不错的,只希望每天都能这么开心快乐,守住这片纯净的天地……

(ps:本书就更新到这里为止了。中断了三年,再写书实在有点跟不上时代的节奏,写到十多万字连个签约都混不上,真是惭愧。好好调整一下,吸取教训再说了。谢谢收藏了本书的三百多位读者,实在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