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乱世风云(12)(1 / 2)

华夏之剑 天涯钟声 2460 字 2022-06-03

原来随着欧阳轩派出的四路大军的节节胜利,原来金国引以为傲的骑兵,在欧阳轩科学的训练体系下训练出来的天行军面前,空有一身蛮力,再加上又不会守城,一路败退下来,死伤惨重。尤其是奉行欧阳轩的非我族裔,其心必异的信条,一路上将女真人屠杀殆尽。大军的兵锋已经到达松花江南岸。金国再次提出议和,若不接受议和,他们将翻过鲜卑山投靠蒙古人去。蒙古部已经成为了漠北的主宰,在寒冷气候威慑下,正寻机南下,在大漠边缘与华夏和金国战事不断。因为要抵御西线阿拉伯人的疯狂进攻,欧阳衍在金州、肃州、夏州布设的兵力并不是很足,再加上在华夏千年来逐渐形成的贵族风气影响,军队各级将士都喜欢平等对战,很少对蒙古人使用热武器,民间尚武之风尤甚,尤其是豪门贵族,年轻子弟若没有军伍经历,没有战功,很难在家族中立足。也正是这种风气,让华夏军人更加崇尚冷兵器。边关将士对阵同样是骑兵的蒙古人时伤亡有些过大,战事始终处于胶着状态。如今女真人若是投靠蒙古人,对华夏和中原都是一种严重的威胁。欧阳轩现在有些后悔当初放弃苦寒地区的做法。

同时报上来的还有一封密事司的密函,用的是只有羽林军内部通讯用的卡米尔语。说了两件事,都是让欧阳轩头疼的大事。一是在蒙古人内部传来消息,有一群身材矮小极有可能是外星异族的族群居住于蒙州东北一个神秘区域,始终暗中支持蒙兀人进行军事行动,也就是现在的壮大的蒙古部,他们手中有一种和霰能量极其相似的东西,据传他们曾与千年前寻找过夏王,因使节殒命途中,最后被迫迁往东方,与两百年前方才回到蒙州。第二件事则是洛阳来报,一直未嫁的洪凌燕多次对黄妍下毒,都被密事司的细作识破。

欧阳轩看完信报和密函,思索了良久,对通传侍卫道:“传令,命宗卓悍不用理会女真人投往何处,尽管灭之,若是敢投蒙古,一起灭之。他们只有一条路可选,向东越过千里冰原,到达新地。另传令密事司软禁洪凌燕,断绝其与外界联系,将欲毒杀王后之事告之洪锃,若洪锃行动有异,及时上报,孤自会有主张”。“诺!”。

欧阳轩最担心的不是外敌,而是内敌,尤其是宫斗,所以欧阳轩只娶一后。现如今居然还有人挖空心思要入主后宫,其行为已经超出常人所想,这样的人必须提防。

岳家军伤兵在天行军军医精心照料下也逐渐康复,在大战前十天全部回了随州,临行前,岳云留金百两,以示感谢。欧阳轩对这个岳云也是甚是喜欢,有情有义,做事磊落确实是难得的武将之才。寇怀每天都会按时领着麾下进行战术、体能、搏击、马术等训练,而且练得轰轰烈烈,还时不时的与步兵营进行实战演练,或者与其他骑兵营进行对抗训练。也让岳家军将领目睹了天行军的本事,暗暗也是捏了把汗。

大战之日如期而至,欧阳轩按约陈兵随州城下十里外双方共同勘定的战场。岳飞几乎动用了麾下全部的十万将士陈兵与对面,仅有的两万骑兵拱卫着岳飞及亲军。两翼皆为步兵,呈型列阵。欧阳轩领着警卫团和战狼队列阵中央,步兵呈两方阵,列于两侧;骑兵分为三块左翼由寇怀领麾下错后一马距离列阵待发,右侧则是由另一名校尉领兵前出两马距离列阵。其余骑兵在后翼分成三阵游动补充做为后军;全军指挥就是欧阳轩身后那三面旗帜,欧阳轩作战很少用战鼓,不是说那个没用,是作用实在是有限,对步兵统一协调还会有些作用,但对骑兵却是有限。每个步兵方阵都有号手和鼓手,作为战时指挥本部兵马进攻。欧阳轩身后的掌旗使才是全军指挥的第一核心,按照天行军军制,第二指挥为左军将军,第三指挥则是中军副将,依次为右军、前军和后军。但这个顺序会根据战时临时更改,欧阳轩这次就改了,因为欧阳轩还是习惯作为锋矢,冲锋陷阵,每当临战时,欧阳轩都会有一种莫名的兴奋。这次就没设中军,而是由后军补充上来填充中军空白。

冷兵器时代的作战可不是像现代影视里表现的那样类似打群架,而是有一套集体的战术体系。同样热武器也同样有相应的战术,尤其是当年的日本兵,这个留在后面详解。和平久了,一些战术也就失传了,必须得再从不断的失败中总结。这也是北宋无名将的历史原因所在。

欧阳轩始终按兵不动,用望远镜看着岳家军。一看就是受过训练的精兵,精神饱满,阵型布置合理,只不过因为实在是不了解欧阳轩和这支天行军,所以才会用骑兵作为中军拱卫步兵,而非用在两翼游动,发挥骑兵的特长。欧阳轩也注意到岳飞身边的亲军各个都是体型隗硕之辈,手执斩马刀,身背弓箭,各个都是精神抖擞。

岳飞也同样在马上搭手瞭望这边,欧阳轩在望远镜里看到了岳飞嘴角那一抹笑意。心中对这个历史上的名将,产生了一丝的怀疑。

随着岳家军号手吹响了进攻的号角,战鼓齐鸣,岳家军率先发起了进攻。两军相距二里,骑兵须臾可至,步兵会慢些,欧阳轩始终未动。欧阳轩始终看着盯着岳家军行进的方式,骑兵在起兵的那一刻在岳飞率领下即向前打马飞奔,远远拉开了与步兵的距离,而且直接冲向欧阳轩的前军骑兵。对于这种不要命的战术,欧阳轩实在是看不下去。在距离一里之地时,欧阳轩下令吹号,下令两侧步兵先行两百步,两翼和前军在同时启动,右军向左掩护步兵右翼,左军向右攻击,掩护步兵左翼,后军左右两阵骑兵从两侧包抄侧翼。随着号角和令旗舞动,各部按照命令开始了行动。

整个攻击线路类勾勒出了三片花瓣,冲向了岳家军。欧阳轩作为前军锋矢,当仁不让的挥刀冲锋在前,不停地看着各部前进的速度,在达到一箭之地时,各部也几乎达到了各自的位置和各自的速度。步兵阵型始终保持着原有阵型未动,而岳家军因为没有相互间的协调机制,阵型上已经有些错乱。

随着弩箭雨铺天盖地而下,再次让岳家军领教了天行军的厉害,这种手弩的有效抛射攻击距离在五百米左右,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弓箭的攻击距离两倍,而且还是长臂杠杆式上弦,几乎不用什么力气就可以轻松上弦。三轮弩箭雨过后,欧阳轩和各部锋矢以是接敌,两方弓弩几乎都停了,只是作为临时掩护之用。

欧阳轩接敌迎战的第一人就是董先,不过一个错马之际即被欧阳轩一刀拍落马下,被身后的侍卫击晕擒住,置于鞍桥之上。万余岳家军骑兵先是被弩箭射杀了不少,又被接下来强悍的警卫团冲杀殆尽,在骑兵末尾,欧阳轩终于寻到了放慢马速的岳飞,可能是岳飞发现了骑兵与步兵脱节,带着百余名亲卫放慢了马速,等着后面的步兵。但欧阳轩是不会给他这个机会,因为马速太快,须臾间已至岳飞身前,刀锋一转,由下而上斜劈岳飞马脖。岳飞也是久经战阵,借着相对速度,左手向上,右手向下,挺枪格挡欧阳轩这一刀。从其用枪的姿势和方法,欧阳轩能看到洪锃的影子,都是一个师傅出的徒弟,在这个儒家理学盛行的年代,每个习武者崇尚的是巧妙地招式,以体现师承。向傅鸿教出的宗卓悍等人除了一些特色的功夫之外,几乎和欧阳轩一样,靠的都是反应速度、力量和体能超越对手,以无招胜有招。

岳飞哪里知道欧阳轩的力气有多大,以为自己全力格挡应该无事,错马之时再用一招回马枪,给欧阳轩致命一击。却不曾想,欧阳轩的刀锋丝毫未动,借着马速已然到了马的脖颈之上,生生将岳飞的龙泉枪压了回去。欧阳轩也是存心要活捉岳飞,刀锋向前一推,刀刃身过了马身,刀杆带着岳飞的龙泉枪杆,生生砸在马脖根部,巨大的冲击力将岳飞胯下的战马连带岳飞撞了一个倒仰。马当即因颈椎折断死亡,岳飞也被重重摔在当场,欧阳轩身后的侍卫弯腰用枪杆重重击打在岳飞头盔之上,后面打马而过的侍卫及时将昏迷的岳飞拖至马鞍桥上,拨马进入攻击线路的“阴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