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别人看来,李逢吉虽然回来了,得到的却是一个有名无实的闲职,似乎也掀不起什么大风大浪。看起来,李逢吉好像一条已经被腌制成鱼干的咸鱼,很难再有翻身的机会。或许,四平八稳的混到退休,拿一笔不菲的退休金,然后走人,应该是李逢吉最好的选择。事实上,他似乎也别无选择。
段文昌却不这样认为,作为曾经的好友,段文昌很清楚,自己这位曾经的好友究竟是什么货色。他了解李逢吉的能力,玩弄阴谋诡计的能力,他也很清楚李逢吉的秉性,睚眦必报的秉性。如果继续留在长安,说不定什么时候,自己就会不知不觉间跳入李逢吉为其精心设计的陷阱,成为别人案板上的一块肉、一条鱼。到那个时候,变成咸鱼的就是自己,而且真的再也无法翻身。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急流勇退,反正,我已厌倦了长安的是是非非。不过,首先要找好退路,长安不能没有可以互通款曲的自己人,元稹、牛僧孺应该都是不错的人选。
与萧俛一样,段文昌是李宥登基后的第一个宰相,如果不是段文昌去意已决,李宥还真舍不得放他离开京城。作为补偿,段文昌得到了那个他心目中最最理想的地方,露湿花重的锦官城。
长安的千叶牡丹固然让人心旷神怡,西川浣花溪畔的寒竹碧沙却更适合他引退后的富贵生活。何况,西川还有一个薛涛,风情万种的薛涛,风华绝代的薛涛!
或许,还有一丝丝留恋;或许,还有一点点不舍。不过,段文昌的心情是愉快的,没有遗憾,没有伤感。现在的前任宰相,箱子里满满的都是金银和字画,足够他维持奢靡的生活。轻快的收拾着行囊,段文昌开始憧憬即将在西川开始的幸福生活。
段文昌作梦也没有想到,他的心情,竟然会因为一个举子而改变。
临行前,一位举子,一个名叫杨浑之的举子,小心翼翼的敲开了他的朱门,送给他一笔不菲的财富,只求他帮一个忙,一个小忙:“通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