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 我们的航母在哪里(2 / 2)

众人一头雾水,不知道攻潜作战和航母有多大的联系。

东方云明接着说:“台湾,作为南海和东海的一个界标,基隆和高雄两大军港对日本海军的中小型舰艇来说是个十分重要的补给基地,以此为据点,日本海军的驱逐舰就能够长时间在南海巡航。咱们和鬼子的海军实力相当悬殊,唯有依靠水下力量这样的不对称作战方式尚可对抗,驱逐舰和猎潜艇这样灵活轻巧的中小型舰艇是潜艇的天敌,如果让它们长时间在南海巡航,对我军的潜艇十分不利。所以,如果摧毁了台湾岛上的大型军港,凭驱逐舰弱小的海上自持力,能够在南海巡航的时间将大打折扣,而摧毁这些军港,除了需要陆基轰炸机进行覆盖轰炸之外,还需要机动能力极强的航母战斗群随时保持空中优势。”

陈季良点了点头:“这一手相当高明,日本人的航空母舰在淞沪地区跟我空1军整整耗了两个多月却没有得到像样的补给,4艘大型航母都跟随联合舰队返回了本土,正是他们疲惫的好时机,而我们的航母战斗群还有一战之力,再有陆基轰炸机帮忙,此战的赢面倒还可观。等我们的航母将台湾岛的军港设施炸得乱七八糟,名声在外,再跑到泰国湾去溜达一圈,搞个实弹演习,銮披汶怕是要被吓尿裤子。”

于是乎,陈绍宽在南海接到了成都的命令,让他协同空军的QL-轰炸机,执行对基隆、高雄两大军港的打击。

6月0日,航空师下属106、149航空团80架QL-轰炸机、86航空队第1分队架XW-1A电子侦察机全部部署到了广州的1号大型军用机场,做好了空袭台湾的准备。

7月1日凌晨,距离高雄港西南10海里的海面上,一支规模不小的舰队正朝着东南方向以8节高速航行,陈绍宽站在中山号右侧的舰岛上,飞行甲板上是一片忙碌的景象,舷侧和甲板后方中间的升降机将一架架的ZQ-4D战斗机从机库中提上来,地勤为这些飞机挂上不同的弹药,ZQ-4的陆基型号设计的时候就要求“一机多用”,所以舰载的ZQ-4D更是可以挂载各种针对不同任务的弹药(鱼雷除外,那东西实在太重),最大可以挂载一枚500kg的重型航弹。

航母上的地勤忙活了将近两个小时,整个飞行甲板后方/的区域按照方阵队形密密麻麻地摆放着准备起飞的飞机,每一行是架,足足有15行共 45架!

排在前方的8行4架朱雀-4D只挂载了一个00L的副油箱,没有加挂炸弹,趁着第一缕阳光出现在海天线上的时候,以最大马力从甲板1/长度的轻载起飞点轻轻松松地飞上天空,后面的7行1架战斗机全都挂载两枚100kg炸弹或者两组共8枚航空火箭弹,从甲板长度/的重载起飞点开始滑跑,在舰上滑跑160多米之后略为“笨拙”地起飞,全部45架飞机起飞花掉了大约15分钟,后面的飞机起飞的时候,先前起飞的舰载机迅速组成双机编队飞向作战空域,最后起飞的带炸弹的飞机则组成三机楔队加大马力追上前面低速飞行的同伴,“中山”号放出的第一个攻击波次45架飞机按原计划朝着高雄飞来。

在舰载机放飞之前1小时0分钟,架电子侦察机已经起飞,1小时前,40架QL-轰炸机完成起飞和编队,以00km/h的速度向高雄飞来,就在第一波次舰载机放飞的同时,另外40架QL-也完成了起飞的过程,目标指向基隆。

仅仅半个多小时,也就是早晨7点左右,航母的第一攻击波次正式开始对高雄的日军军港展开攻击,摧毁军港主要设施是陆基轰炸机的任务,而舰载机的任务是诱使敌人的地面防空火力提前暴露,并用轻型航弹和火箭弹摧毁它们,保证后面赶到的轰炸机的安全。

上个星期有一架95式侦察机在东沙附近海域巡逻的时候发现了远处的大型船只,估计应该是军舰,只不过燃料告罄不敢抵近目标确认,只看到一个类似于航母的模糊舰影,第二天他们派出架侦察机前往东沙附近海域再次侦察确认的时候却没能找到“中山”号,反而被守株待兔的中国舰载机击落一架95式侦察机(当然,日本人不确定是不是舰载机,或许是陆基飞机也不一定,以ZQ-4的航程巡逻台湾海峡并不是难事)。所以,这几天日本人在台湾的驻军警惕性还是很高的,毕竟华北和淞沪战场上的战事进程都能看出,西南军的空中力量不可小视,万一要真是中国人的航母在附近,那麻烦就大了。

每天,高雄的鬼子陆军航空兵早早地就起飞97式战斗机在空中警戒,这一天也不例外,早上6点半就有4家97式战斗机在空中巡逻,其中一架刚好就在舰载机攻击波次的航线上,又是顺光,所以当ZQ-4D机群还在10公里之外、距离高雄港还有40公里的时候就被这架飞机的飞行员发现了,这时候台湾军的97式战斗机虽然没有装备专门的短波通讯电台,但是执行侦察和警戒任务的飞机却可以临时携带简易的电台,发现危险的时候可以向基地发送简单的警报信号。这架97式的飞行员毫不犹豫地用电台向基地发送了“敌袭”的警报,鬼子的陆航立刻开始着手准备起飞战斗机迎敌,虽然以97式的性能对抗ZQ-4并没有胜算。

由于“长州藩”和“萨摩藩”长年累月的矛盾,日本海军和陆军的协同作战能力十分差劲,直到中国海军的舰载机飞到军港上空,地面观察哨都可以看见了他们才收到前线的空袭警报,而且这个警报还不是陆军向他们发出的,而是负责运送波田支队去泰国的海军运输船队发出的,他们在汕头附近海域发现了空中的几十架QL-轰炸机,殊不知中国海军的舰载机已经飞到军港的头顶了。

那架发出警报的陆军战斗机最终也没能逃脱被击落的命运,由于电子侦察机释放的电子干扰,这架九七战没有收到基地的回复,就反复发送警报信号,最终被电子侦察机锁定了大致方位,并且立刻通告舰载机:你们已经被敌人发现了,加倍小心!

驾驶领队长机的是舰载机总队第大队大队长——阎海文海军中校,他是从空军航空大学毕业的,陈纳德最得意的学生之一,飞行技术与陈怀民、李桂丹和乐以琴不相上下,只是自从毕业就被调到海军舰载机部队,自卢沟桥事变开始,昔日的同学一个个成了空战王牌而自己的战绩还是0(没有战斗自然没有战绩),阎海文心里确实不是很自在。眼看着第一次实战可以打出一个奇袭,却不料被一只小苍蝇给发现了,阎海文立刻下令,按照电子侦察机提供的方位搜索,果不其然发现了正在1500米低空偷窥己方机群的那架九七式战,阎海文毫不犹豫地分派了两架战斗机赶上去将其击落,大队机群加快速度,尽可能压缩敌人的反应时间。

鬼子陆海军之间的隔阂成就了阎海文,当舰载机机群开始扔炸弹的时候,鬼子海军的高炮兵还在手忙脚乱地收拾抹布、油壶和通条,他们正在进行高炮的维护保养,炮管统一放平,该拆洗的零件全部拆了,炮弹全部从弹药箱中取出进行擦拭保养,这时候要以最快的时间装上去就有点困难。先准备好的小口径高炮立刻进入对空射击,炮口焰暴露了阵地的位置,立刻就有两架携带火箭弹的ZQ-4D掉转机头对准高炮阵地,机翼下火光闪过,十几枚火箭弹拖着白烟直直地飞来,直接引爆了暴露在外的机炮弹药,高炮阵地立刻陷入一片火海。

携带炸弹的舰载机对港口内停泊的艘驱逐舰和1艘轻巡展开了攻击,这些中小型的水面军舰装甲都不厚,100kg的航弹俯冲投掷足以击穿它们的甲板,0kg的炸药足以对舰艇的内部造成巨大的创伤。ZQ-4是多用途战斗机,并非专业的俯冲轰炸机,没有俯冲轰炸机的减速板,只能通过打开襟翼、调整螺旋桨为负桨矩来进行减速,所以俯冲角度最大也就65°左右,投弹精度比不上QL-斯图卡,对付高速移动中的驱逐舰效果比较差劲,不过对付停在港口内的军舰倒是无所谓。4艘军舰,6架战斗机围攻,投下1枚100kg航弹,轻巡被重点照顾,命中枚炸弹,舰桥和前主炮炮塔被炸得一塌糊涂,艘驱逐舰,1艘挨了两枚近失弹,舰艏进水,1艘舰尾主炮塔命中1枚航弹,引发主炮塔弹药殉爆,炮弹的爆炸又引起9式氧气鱼雷更猛烈的爆炸,将烟囱之后的整个舰尾部分全部炸没了,另一艘驱逐舰挨了一枚近失弹和一枚命中弹,舰艏破损,烟囱断裂,将舰舯部鱼雷发射管砸毁,9式鱼雷全数报销,所幸,没有爆炸。(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