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4章 孙权七子(2 / 2)

汉末三国志 三国魏家 1233 字 2022-06-11

孙休(235—264),字子烈,吴国的第三位皇帝,吴大帝孙权第六子,西元258至264年在位。

相对孙权其他几个儿子来说,孙休在继位之前闹腾的最少了,只是当年诸葛恪将孙休迁往丹阳郡后,太守李衡多次借故侵扰孙休,孙休上奏书请求迁往他郡,于是下诏迁至会稽,孙休本人都没有什么抱怨。

孙休继位之前,曾经梦见自己乘龙上天,回头看不到龙尾,醒后颇为惊奇。孙綝废掉孙亮之后,在典军施正的提议下以孙休为帝,孙休称帝后很快就在张布等人的帮助下铲除了孙綝,他拨乱反正,重新恢复的孙吴的安宁和稳定,可惜的是在掌权后期将将大权交给了濮阳兴和张布,在蜀汉灭亡后不久去世。

历史上孙休为了不给百姓们添麻烦,方便世人,让百姓不易因犯讳而产生罪责,而用冷僻字给自己的四个儿子起名字和字号,可惜的是在他死后大臣们另立了年长的孙皓为帝,孙皓上台后杀掉了孙休年长的两个儿子,皇位就此旁落他人之手。

【吴废帝孙亮】

孙亮(243-260),字子明,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二位皇帝,西元252-258年在位。母潘皇后,他是孙权最小的儿子(七子)。

赤乌十三年(250),太子孙和被废,孙权于是立孙亮为太子,以全尚的女儿为太子妃。神凤元年(252)孙权也去世,太子孙亮继位为帝,大赦全国,改元建兴。

孙亮十岁就当上了皇帝,过于年幼,所以朝廷大权先后落入到了诸葛恪、孙峻以及孙綝等权臣手里。太平二年(257),年仅十五岁的孙亮亲政,和孙綝之间的矛盾激化,次年孙亮联合全尚等人准备除去孙綝,然而事不机密,为孙綝所察觉,于是被废为会稽王。

永安三年(260年),孙亮的封地会稽传出谣言,说孙亮将返回建业复辟;而孙亮的侍从亦声称孙亮在祭祀时口出恶言。经审判后,孙亮再被贬为候官侯,且将他遣送回封地,孙亮后丧命于途中。历史上一说孙亮是自杀,一说是被毒死。

【四女】

历史上孙权和步皇后有二女,长女孙鲁班,字大虎,小女孙鲁育,字小虎。孙鲁班初嫁周瑜长子周循,后再嫁成为右大司马全琮之妻,故称为全公主,弟弟兼从孙女婿为吴帝孙亮。。孙鲁育下嫁左将军朱据,自此又被称作“朱公主”,育有一女朱皇后,赤乌十三年(250年)朱据去世后,改嫁车骑将军刘纂,她也是吴景帝孙休的姐姐兼岳母。

在二宫之争时,全公主支持鲁王孙霸,朱公主支持太子孙和,姐妹因此彻底决裂。后来孙峻和全公主私通,在孙仪谋反时,全公主诬陷了自己的妹妹孙鲁育,导致朱公主受到牵连被杀。孙鲁班则一度权倾一时,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甚至左右了吴国政局。

太平三年(258),孙亮私下与孙鲁班、全尚以及刘丞等人准备除去孙綝,事情泄露,全公主因此被迁徙至豫章郡。

另外据记载,孙权至少还有二女,其中一位嫁给了刘纂,另一位嫁给了滕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