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度失败后,孙皓仍然不甘心,建衡三年(271)春正月,他亲率大军从牛渚西进伐晋,孙皓母亲及妃妾都跟随。东观令华覈等人据理力争,孙皓这才返回。
据《江表传》记载:初丹杨刁玄使蜀,得司马徽与刘廙论运命历数事。玄诈增其文以诳国人曰:“黄旗紫盖见於东南,终有天下者,荆、扬之君乎!”又得中国降人,言寿春下有童谣曰“吴天子当上”。皓闻之,喜曰:“此天命也。”即载其母妻子及后宫数千人,从牛渚陆道西上,云青盖入洛阳,以顺天命。行遇大雪,道涂陷坏,兵士被甲持仗,百人共引一车,寒冻殆死。兵人不堪,皆曰:“若遇敌便当倒戈耳。”皓闻之,乃还。
【南伐交趾】
交趾早在孙休时期就已经爆发大规模的叛乱。
永安五年(262),吴主孙休派邓荀到交阯征调孔雀和野猪。交阯太守孙谞此前曾科派郡中上千个手工业者到建业服劳役,当地民众看到邓荀前来都以为是又要增加役作人手。郡吏吕兴趁机煽动士兵和百姓,并招揽附近的夷族,于次年五月起兵,杀死太守孙谞和邓荀。(一说是交阯太守孙谞为人贪婪暴虐,邓荀到交阯后又擅自征调三十只孔雀,郡吏吕兴便带头起事,杀掉了孙谞和邓荀)
而永安七年(264),司马灭蜀,孙休去世,吴国内部没有空闲处理交趾的事情,孙休在去世前,交州北部的南海、苍梧、高凉、郁林四郡置广州,以避免事态的扩大。
吕兴之乱很快也波及到了九真和日南两郡,甚至吕兴还率军进逼合浦,希望合浦也能加入。蜀亡之后,吕兴派遣都尉唐谱前往南中的进乘,向魏南中都督霍弋要求归附曹魏以寻求庇护,希望魏国能出兵援助,并请求魏国任命他为督交阯诸军事、上大将军、安定县侯以便于安稳交阯的局势。霍弋向洛阳上表奏明此事,并转达交阯诸将的请求,最终得到了魏国朝廷的认可。
当时魏国还以霍弋遥命交州刺史,将交州之事委托于他,允许其自行决定交州地区的官吏任命。霍弋奏请任命建宁人爨谷为交阯太守,派牙门将董元、毛炅、孟干、孟通、爨能、李松、王素等率军援助吕兴。但在爨谷等人到达交阯之前,吕兴便被其功曹李统所杀。
爨谷等人率军从南中抵达龙编,安抚新归附的交阯等地。后司马炎代魏,建立晋朝,霍弋、爨谷等人宣布向晋效忠。不久后,爨谷去世,霍弋又上表请求以巴西人马融(马忠之子)继为交阯太守。后来马融也病逝,霍弋再以犍为人杨稷继任太守之位。经过杨稷等人两年的经营,晋国已占据了吴国交阯、九真两郡,日南也已唾手可得。
宝鼎三年(268)孙皓任命刘俊为交州刺史、前交州刺史修则为前部督,与将军顾容(顾雍族弟)一起负责讨伐屯驻交阯的晋军。吴军连续多次攻打交阯都被晋将杨稷所击败,连郁林、九真两郡也都转而依附杨稷,战局对吴军渐渐不利。杨稷趁势派遣毛炅、董元等人率军攻打吴军的驻地合浦。两军在古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东北)交战,晋军大获全胜,吴将修则被毛炅斩杀,刘俊也在战斗中阵亡。吴军残部退保合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