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6章 昏君排行榜(2 / 2)

汉末三国志 三国魏家 1270 字 2022-06-11

No.4孙权

孙权在晚年那是相当昏晕的,他虽然在封王称帝之前表现的都还不错,不过正式建国后,孙权任用小人的事情就不少见了,通货膨胀问题在孙吴可能也挺严重的,辽东的事情上孙权原来准备把公孙渊当枪使,看低对方的智商,结果反被公孙渊当猴耍了,闹了一个大笑话。

不过二宫之争才是孙权晚年的最大昏晕之作。在长子孙登去世后,本来三子孙和当太子当的好好的,孙权非得拉出鲁王孙霸和他打擂台,弄得吴国内部站队分裂,孙氏内部也就此人心不稳,一个个野心都被激发出来了。

二宫之争闹了快十年,孙权最终不得已将两个儿子都废了才得以收尾,为此还搭上了一个刚刚提拔起来的丞相。二宫之争结束时,孙权无视魏国刚刚发生的高平陵之变,不立长子,还敢让年幼的孙亮做太子,曹芳的前车之鉴完全就当没看见。最后孙权在临死前,在明明知道诸葛恪刚恢自用,不适合做辅政大臣的情况下依然让诸葛恪独掌大权,为吴国日后的祸乱埋下了根基。

孙权的很多表现实际上就是第二个袁绍。

No.3袁绍

袁绍在早先更够做大,不仅仅是依靠家族的声望,自身的能力与努力也是看得见的,然而袁绍做大之后,就开始排斥沮授和田丰这些忠良的大臣,而亲近郭图这些小人,不听沮授的劝谏迎天子还纵容自己的儿子们争嫡,在官渡之战前更是因为幼子生病而放弃大好战机,在决战时,依然固执己见,最终导致乌巢大败,全军覆没。

袁绍在官渡之战后勉强平定了北方的内乱,不久病逝。

No.2袁术

袁术在历史上能两起两落,说明他也不是没有本事的,袁术最为悲剧的一点就是他的野心太大了,超出自身的能力太多了,他想建国称帝,却也不看看在什么时候,自己有几斤几两,结果国家虽然建立了,内部也因此决裂,孙策在江东独立,外部群敌环绕,袁术也就此走向末路。

No.1刘禅

刘禅是整个中国历史上都赫赫有名的昏君之一,虽然“阿斗扶不起”这句话并不真实,但在刘禅晚年,他个人的表现的确够白痴的,蜀汉的灭亡刘禅要担负直接的责任。

首先宦官黄皓的掌权和姜维多次的大举北伐都和刘禅的默许有着直接的联系,黄皓和姜维之间内斗严重,二者一内一外可以说直接将蜀汉推向了灭亡的深渊。

刘禅做为一国之主,晚年就没有一点的危机意识,姜维在早早提醒他钟会可能大举讨伐的情况下,刘禅就因为黄皓的劝说无视了这个事情,甚至都没有对大臣们谈论,导致后来CD没能及时支援北方前线,而CD大将尽数被调往北方后,刘禅没有调其他地方的大将镇守CD以防外一就算了,镇守南中的霍弋主动要求回援还被刘禅拒绝了,其直接结果就是邓艾来袭后CD无大将,只能让没有实际军事经验的诸葛诞带兵上战场,最终绵竹惨败,蜀汉就此灭亡。

就以刘禅晚年的表现,说他是汉末三国时期的第一昏君一点都不为过。

注:昏君排行榜和暴君排行榜里面没有重复角色,但比如孙皓等人其实就是昏暴之主,昏君和暴君的结合体。

ps:那个综合的表格我还没弄好,等我弄好会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