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日,捣药先生就开始带着学生到郡县上收集要用的草药,当然,还有最重要的药引之一。
狗。
几乎是所有地方的狗都被抓到了望月教中。
走访到捣药村,里头十有**人户都病倒了,躺在床上奄奄一息。
听得一声狗吠,捣药先生知道自己找到了所需要的东西,便走进宅子。
跟主人家说明了要狗的原因后,狗的绳子也被解下放到了手中。
捣药先生拜谢后拉着狗准备离开。
“你不准杀我的狗!”
捣药先生感觉到有小孩儿抱住了自己的脚,绊住了他的行动,不免软下心看向十岁的小孩儿,低声呵哄道:“你放心,我不会杀死狗狗们的,只是需要它身上的一样东西,用来救你父母,还有那些叔叔婶婶的病。”
“是吗?”小孩子嘟起了嘴,一手摸着自家小狗,一手紧紧拽着捣药先生长衫,“你不能骗我喔,要把我的狗狗亲自送回来。”
“好,那你叫什么名字?”
“洛识途。”
捣药先生笑了笑,将小孩儿拢在怀中抱了抱,接着牵着狗回到了望月教。
黑巫的几十个人全部归在捣药先生统领下,全力救治郡中百姓。
一名少年穿着宽大的黑袍给捣药介绍教中事务。
“您需要的东西都准备好了。”
“嗯。”
黑袍少年有些疑惑,语气轻蔑道:“狗血能做药引吗,畜牲的血与人血怎可相提并论,如果真的需要以血换血攻杀蛊毒,那为何不用人血做引?”
“我只知道狗的血能使巫邪之物退散。”
“好吧。”
一旁的黑袍少年没有再多话,举起刀子准备对狗下手。
捣药先生皱了皱眉,伸出手阻拦道:“别伤它性命。”
“不过是……”
“万物有灵,这不是你们望月教的说法吗,一到正经地方就选择性失忆了?”
小黑袍愣了愣半知半解,终究是留了狗的命。
血接连放了三天才算够量,送去给每个人做药引服用。
捣药先生牵着狗回到了村子,找到了洛识途家。
推开门口却看到小孩儿披着孝衣,正规规矩矩跪在灵堂前。
“怎么了?”
捣药先生眼里蕴了泪,逐步走到灵堂前,看清了排位上的人名:洛应涯,洛识途的父亲。
小孩儿看到了自己的狗和捣药先生,不知怎得就开始哭了起来,一声比一声大。
兴许是知道自己父亲永远不会回来了似的,吼尽了全身力气,哭得满面通红,青筋暴露。
虽说伤心,却也仍旧是个孩子,哭了一阵后就抽抽搭搭的收住了。
三天后,洛识途的父亲被弄到了山壁上悬着。
“这样子,你父亲就能永远保护识途啦。”
小孩儿望了望山壁上的影儿,咧嘴笑了。
这一场蛊祸终究还是有人牺牲,死了几百人。
而望月教也被打散了半数人,白巫尽数被驱逐。
郡守为嘉奖捣药先生救治有功,在书院与望月教中各修了宅子供他居住。
郡中人都传,捣药先生算是遇到贤明之主了。
某日,捣药先生正在书院阁楼上翻阅书简,看到庚夷抱着个二尺多长的小孩儿过来:“先生,庚夷有个不情之请。”
捣药抬眼,温和淡雅的笑了笑:“但说无妨。”
“筝儿年幼,在望月教中得不到什么教导,希望先生能替我看护一二。”
“我一个大男人,对照顾小孩子一窍不通啊。”
“庚夷,庚夷私心的想让筝儿能够学到先生丁点半点,长大了后能够有所作为……”
似乎无法再推拒,面对楚楚可怜的庚夷,捣药先生只好同意,执起小孩儿的人问道:“多大了?”
“一岁半了。”
“一岁半,才这么点儿长,长了几颗牙了?”
“八颗。”
“嗯,我会请一个婆婆在书院白天照顾他,晚上我就看着。”
“那辛苦先生了。”
庚夷喜笑颜开,脸上两缕发丝斜斜地被风拂着,“那庚夷先走了。”
接过孩子,捣药先生看着女人远去。
还没开口问一句,在望月教过得好吗?
捣药先生到了望月教任长老,出入各大教内场所,也没有机会见着神女一面。
除了大祭司,谁也不知道神女所在。
捣药先生看了眼怀中小孩儿,若有所思。
等钟离子鱼一群孩子下学过来,见着到处爬得不亦乐乎的小孩儿,忽然就被戳中了笑穴似的乐呵个不停。
几个年纪小的索性脱了鞋袜和小孩儿一起闹腾起来,比赛谁爬得最快,一时间咯咯笑声传遍了阁楼。
老大钟离泱倒是开口问了:“先生,它是谁?”
“庚夷的孩子,以后就是你们的小师弟了。”
“嘿嘿嘿,我有小师弟了!我是哥哥了!”小十九闻言最开心,在地上打了两个转才稍微冷静下来,又将地上小孩儿抱起来,软萌的一大一小直勾勾盯着捣药先生,问道,“先生,小师弟有名字吗?”
“石筝玉。”
“唉,不跟我们一个姓啊。”
捣药笑着道:“你也可以给他取个小名叫着啊。”
“那就老幺!”十九笑着,把小孩抱着举高高,“就是咱们的小师弟!”
“十九,你自己名字还没取呢。”钟离子鱼走过来,伸出手护着小孩儿,生怕他被毛躁的十九手滑摔了。
“我就叫十九呀。”
“哈哈,钟离十九,倒是有趣。”
众人回味了下,纷纷笑了。
从此以后,欢声笑语里多了一个小成员,钟离老幺。
一年后,郡衙上组织了一场考试,筛选了三十多人到地方上任重要职务。
其中有三十二人皆出自易修书院,捣药先生门下,一时间,易修书院成为炙手可热的地方,让百姓称道。
郡守给新任命的部下举办宴会,自然也请了捣药先生。
“捣药院长可是藏私了呢。”
捣药已经习惯了郡守的话里夹针,装作不懂似的饮了杯酒,缓缓开口问道:“郡守这话是怎么说的呢?”
“谁不知道易修书院有十九贤人,与院长同吃同住,同修同德,可本官这次大选,他们可是一个都没参加。”
郡守赞扬着钟离兄弟,在座的却没有不服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