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饵(2 / 2)

他才继位半年,外忧内患南北不定。

他知道余相顾是先皇留给君子昀的人,却还是拿了大量好处去收买。

余相顾没有给他明确的答案,却在隐隐中替他除了北境的祸患。

这让君毅内心很惊喜。

除了余相顾,他还要培养自己的势力。科举考试中有好几个人他很满意。

但南方的局势在明显恶化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这把火就会烧到禹京城。

没有南方郡县的屏守,禹京城就像一块儿可被随时啃食的肥肉。

秦国虎视眈眈,苍国也虎视眈眈。

朝中拥立他的大臣都一一列封王侯了。

这是他平稳上位的保障,也是他未来开创盛世的拦路虎。

余相顾走时还给他留下了一个锦囊,里头写着:保家卫土,列侯之国。

“所以,南方的仗,必须打响了才好,否则,没有最后的借口撵走这些据守在京城的王侯势力。”

“落山郡的存在就像吸引螳螂的虫子,而一群王侯就是蹲守在后的黄雀。而目睹这一切的猎人,是我。准确的说,是余相顾。”

“很高明的手段。”

君毅坐在书房里,赞叹着余相顾未卜先知。

外头有人敲门,进来了躬着身子禀告着:“秦国军队破了落山郡五座城池,气势正盛。”

“还有吗?”

禀报的人顿了顿,抬头看见上位者冷而沉静的脸色,继续道着:“暗卫来报,说余御史已经收到了各郡的人马,但并未有行动。”

“还有……六皇子下落不明。”

“六弟啊。”君毅勾了勾嘴角,“父皇在天上,会保佑他的。”

“陛下,秦国此次举国出征,难免会对落山郡以外的郡县产生威胁。”

“你的意思是,让朕,御驾亲征吗?”

“陛下……”

“犯不着。”君毅笑了笑,挥退了底下的人。

坐在宁静的御书房里,君毅喃喃自语:“都是一群饭桶。”

余相顾押着曾格到了秦山郡的避暑山庄里。

对,是押着。

所有人都看到曾将军被带着镣铐枷锁,关在囚车里,从落山郡一路坎坷,到了秦山郡的山庄里。

秦国军队自然也收到了风声。

“现在,连守城的曾格都被朝廷治罪了,落山郡被攻下只是翻手之间了。”

这样的流言纷纷扬扬传遍了南方各郡。

原先回去的秦邵和陆汲组织了民兵,对抗着一路凯歌的秦国军队。

被世人称作“四弱”的他们,却表现出了极其优秀的作战与领导能力,硬是靠着几千人撑在陆城外头,扛了一

个月之久。

余相顾淡淡观着局势。

秦国军队最终是打败了秦陆二人,乘胜追击,在陆城外驻扎,准备最后的攻城。

听说,陆家举家搬迁了,陆城里的百姓逃的逃跑,投靠亲戚的投靠亲戚。

不出半月,整个陆城成了一座空城,大门洞开。

秦军谨慎,没有贸然进去。

在城外守着,试探。

很快,陆城来了援军,窸窸窣窣搭起战台,迎接似的等着秦军攻过来。

太诡异了。

秦国将领有点怵,去拉了被俘虏的慕容枢来,还有他的士兵排在前头,当做人墙。

箭没有犹豫的射下来,俘虏死伤大半。

看出对方真像来守城的,秦国军队倒是放开了胆子,一鼓作气,鏖战了两天拿下了陆城。

落山郡完了。

曾格听说了消息后愤怒的找到了在木桥上喂鱼的余相顾,质问着:“为什么不派人救援?”

“派啊,陆陆续续的派去了。送死嘛,总要有个先来后到。”余相顾哂笑着,有点阴冷。

秦国军队不满足落山郡的胜利,开始兵分几路,往北往东挑起战事。

朝廷终于派了人来,是京城的那些个王侯。

战役的结果是胜负各半,伤亡惨重。

余相顾仍旧逗鸟养花,悠闲的旁观着一切。

战火蔓延,在以一种可控的速度烧着。

秦国军队打着打着,没余粮了。

就在这个当口,余相顾突然提出议和,给了秦国歇一阵的时间。

王侯们很不理解,纷纷要求继续作战。

余相顾没有拦着,几支军队跑去打了秦军,乱乱纷纷成了一锅粥。

几个回合下来,王侯们死的死残的残,把秦国精锐挫了八成。

在皇城的君毅下了圣旨来,要求余相顾把曾格带回去,南方各郡,自生自灭。

秦国军队开始往回跑,却发现老窝早就被端了,疲软的残余势力也被覃清一举歼灭。

涑国灰溜溜逃了,其余四国连个坟头都没剩下。

战事结束,原先一度销声匿迹的君子昀等人安然回到了落山郡。

看到眼前的空城,覃清悲痛不已:“这是被屠城了吗?”

君子昀笑了笑,消失的百姓陆陆续续迁了回来。

原来,是被余相顾带去了隔壁郡避祸。

“这些计划,你为什么不早说?”秦邵自觉被蒙在鼓里,妻儿被威胁过,有些不甘心。

秦山郡和落山郡的郡守却站了出来,表示这是几人共同的商量。

所有人没话说了。

只有在叶芾问时,君子昀才解释着:“三郡势力过大,引起了朝廷的忌惮,所以才想到用秦国之祸,消除朝廷的威胁感。”

“以外忧角逐内患,让君毅知道南方各郡的存在意义。小伙子,你就跟个人精似的!”

“其实,这计划有一半,是余御史参谋的。”

“你们?”

君子昀笑了笑,道着:“表面上的老死不相往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