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五章 试炼(1 / 2)

运输问题一直是古代最大的问题。

那个时候没有汽车,没有公路,杨贵妃想吃荔枝,皇帝只能派快马八百里加急从两广运回来,就算是快马的话也要十天。而现在得益于便利的交通网和交通工具,北方的人第二天就能吃到新鲜采摘的荔枝。

凡是有利必有弊。

伴随着生活的便利和交通方便的就是污染,我们之所以能够享受到生活的便利,完全得益于物流网的发达。

享受便利的同时就要承担负面影响,比如环境污染什么的,这也是没法子避免的。所以就不要抱怨大车这么多了。没有这么多的大车运输,你吃得用的都没有这么方便。

当然在大明朝是不会出现pm.5这种问题的,因为皇帝吃个荔枝快马都要十天,更别说平民百姓了,北方的人一辈子就没见过荔枝。

巧妇难做无米之炊!

朱皇帝无奈道:“朕已经命工部和兵部暂停一些不必要的运输,加紧运送粮食去陕西,沿途组织民工开挖运河,可惜也是杯水车薪了。”

去陕西水路险阻,粮船的运输有限,远水根本解不了近渴。杭州的粮食也只运到丰济仓为止,再往西运的话就很困难了,河道淤塞运输量有限,对陕西的大局已经是杯水车薪了。

想到这里,朱皇帝忽然一阵烦躁,他猛的一拍桌子,怒道:“这帮书呆子跟朕顶牛那是一个比一个有出息,如今出了事情了却集体哑口无言了,更有甚者还上书说什么陕西旱灾是上天示警,要朕恭身罪己。他么的,这个混蛋惹得麻烦,居然还敢推到朕的头上,朕早上就把那个混蛋御史给贬到运河上当差去了。”

王伦伺候皇帝这么多年,还是头一次听皇帝爆粗口。

看来这帮臣子把他气的不轻。

“万岁息怒!”

他只得规劝了几句。

朱皇帝忽然长叹了口气,道:“朕这些事件一直心优陕西粮草运送不力的事情,满朝文武没有一个能够真心为朕分忧的。”

王伦哑然,这等军国大事他也插不上什么嘴。

再说西线漕运的事情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解决的。

“万岁,要不要在找张阁老他们商议一下。”

王伦小心翼翼的问道。

他们?

朱皇帝冷笑了一下,道:“除了抢修水道征调民夫,他们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说到这里,他忽然想起一个人来。

那就是一肚子鬼点子的苏则。

要是这小子在的话会有什么好的法子呢?

想到这里,朱皇帝的双眼顿时眯了起来,他所谓的好法子就是省时省力最最重要的是省钱。

话说陕西这一场民乱,几乎把老皇帝的家底子给折腾光了,要不是前段时间杭州锦衣卫千户所送来了三百万两的金珠,老皇帝还不知道要怎么办呢。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这帮文臣就是废物,除了知道伸手向朝廷要钱之外,一点建设性作用都没有。

还不如苏则这小子呢,至少老皇帝在他的身上已经赚取了数百万两银子了。

这数百万两银子可是救命的稻草。

“苏则在干什么?”

朱皇帝忽然问了起来,他这段时间精力都放在了陕西的民患上,没有时间关注这小子。

“苏则……”

王伦迟疑了一下,还是说道:“被调到了南京锦衣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