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八章 收留(1 / 2)

咸阳县李总督肯收留咱们!

消息很快在灾民们中间传播起来,大家争先恐后的带着家小奔赴咸阳县。

李忠有来者不拒,很快小县城就挤满了逃难的百姓。

开仓放粮!

随着李忠有的一声令下,原本属于军队的军粮,被他拿了出来赈济灾民了。

“多谢青天大老爷!您是我们大家的万家生佛,回去之后我们一定会给您立生祠。”

得到粮食的百姓立即感激涕零,纷纷跪倒在地。

望着黑压压跪倒在地的百姓,李忠有急忙扶起了身边的几名灾民。

“大家请起,大家请起!”

可是扶起了这个,又跪下了那个。

众灾民心中感激,同样的当官的,他们在西安府受到的什么待遇,在咸宁县受到了什么待遇?

人家李总督既收留他们,又给他们饱饭吃,简直就是他们的再生父母啊!

“大家请起吧!”

无论李忠有怎么努力,灾民们还是跪倒在地。

他们只能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他的感激了。

无奈之下,李忠有也跪倒在地。

大人使不得!

众灾民再次感激涕零。

李忠有咳嗽了一声道:“诸位要是再不起的,李某只能陪着了。”

灾民们你望我我望你,良久,一位年纪颇大的长者站了出来,道:“李总督的既然这么说了,咱们大家还是遵从他的意见吧。”

这位老人姓张,叫张文岳,是当地有名的一位老儒,在灾民在也颇有威望。

听张文岳这么说,大伙儿才互相搀扶的站了起来。

李忠有这才松了口气,抱拳道:“诸位父老乡亲,李某身为朝廷的官员,诸位都是治下的百姓,百姓受苦受难,本官自然不能坐视不理。”

他深吸了口气,道:“诸位既然拖家带口的来投,自然也就不想失身为贼。这一点,朝廷也是清楚的,李某也十分清楚。请大家放心,只要李某在的一天,大家就不会受到贼子的骚扰,只要李某在一天,大家也不会饿着肚子。”

多谢李大人!

众人激动的热泪盈眶。

张文岳颤声道:“老朽活了六十多岁,当官的也见识了不少,想李总督这样衷心为民的好官不多。在这里,老朽要代表三秦的百姓拜谢李大人!”

说着颤巍巍的跪倒在地。

李忠有急忙扶起了这位老儒,道:“老先生,言重了。”

他环视了一眼,道:“诸位父老乡亲,贼寇来势汹汹,咱们必须要齐心协力守城。兴平一线还有五万官军,只要咱们能够守上一段时间,官军一旦回师,贼寇们必败无疑,到时候再挥师北上,收复渭北,让大家高高兴兴的回家。”

回家!

回家!

回家!

这个念头不停的被灾民们念叨。

他们中有从泾阳来的,也有从其他地方来的。

灾荒起的时候,有钱有粮的还能支撑一段时间,没钱没粮的只能带着老小去逃荒。

回家已经成为了一个奢念。

如见李忠有再次点燃了他们的归念。

中国人乡土情结很重,讲究落叶归根,土地就是他们的最后归途。

“青天大老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