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七章 朝堂之争(1 / 2)

“好了,好了!”

朱皇帝见到手下两名文武重臣吵了起来,当下不高兴的说道:“这里也不是菜市场,让你们来也不是吵架的。”

万岁息怒!

见到皇帝不高兴了,众人纷纷恭身道。

朱皇帝缓缓道:“陕西的事情,朕自有主张。”

顿了顿又道:“陕西的事情没有了却,周边几省也出现了一些民变,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但是也都受到了陕西的影响。诸位爱卿怎么看待这件事呢?”

众人沉默了一阵。

还能怎么看待,无非是安抚和征缴,可是无论那样都要钱啊,可是朝廷偏偏就是没钱。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良久张凤府才开口道:“万岁放心,老臣已经发出了内阁极递,让各地的督抚做好安抚事宜,相信事情很快就会有转机的。”

不可!

朱瑞再次站了出来,道:“万岁,这件事万万不能交给地方官员,陕西的事情就是前车之鉴。”

他这一站出来,事态更加的明朗了,这是要跟内阁扛上了的节奏。

辅国公地位极高,算得上是勋臣中的第一人,他站出来跟张凤府顶牛,倒也算得上是势均力敌。

文臣们都有些面面相觑。

辅国公是武将,如今在皇帝面前跟内阁首辅张凤府对着干,联想到先前的马麟入陕,众人心中顿时有了一个念头。

武将和勋臣要再次崛起了。

朱皇帝哦了一声,道:“辅国公,你说该怎么办?”

朱瑞抱拳道:“万岁可从三大营和十二团营抽选忠贞的将领率兵前往地区招募兵丁,平叛之后立即调回,所招之兵就地解散。当地做好粮草供给和善后的问题,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

不可!

张凤府也站了出来,道:“万岁,武将统兵弊大于利,容易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依老臣只见还是交由当地的督抚处理吧?”

朱瑞此举是为了扩大武将的影响力,武将领兵没了文臣的制肘,长此以往文臣就会被剥离手上的军事大权,这一点是他万万不能答应的。

谁会嫌自己手上的权利多呢?

万岁!

朱瑞再次开口道:“兵事不同于正事,制肘越多顾忌越多,臣以为应当效仿陕西,以武将领兵,文臣管理民事,这样才能物尽其才。”

“万岁……”

张凤府还要说些什么,却被朱皇帝挥手制止了,他忽然目视一旁的高明道:“高明,你有什么看法?”

高明是内阁次辅,在朝廷也拥有一股不小的势力,仅次于张凤府。

先前一文一武激烈交锋的时候,他一直保持沉默,似乎不想参与这场战争。

见到皇帝问到了高明,张凤府脸上闪过了一阵轻松。

高明这个人虽然跟他不太对付,但是二人是文官的领袖,在对于共同利益的事情还是步调一致的。

如今辅国公朱瑞一心让武将崛起,这侵犯了所有文臣的利益,高明肯定也不会答应的。

高明慢吞吞道:“老臣以为张阁老和国公爷说的都有道理,万岁爷明察秋毫,心中早有了计较,老臣就不置喙了。”

这个老滑头!

张凤府心中大为不满。

他现在和朱瑞争得是全体文臣的利益,正是需要他助力的时候,没想到到关键的时候这个混蛋居然和稀泥了。

这个混蛋是不肯得罪朱瑞,说了等于没说。

算了,这个老滑头是指望不上了,这件事非同小可,张凤府心中已经有了另外的打算,回去之后他一定会联合其他的重臣共同上书,打消皇帝心中的念头。

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