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八二章 争端(1 / 2)

李忠有深知和平是短暂的,双反最根本的冲突是分配不公,江南士族凭借着朝廷的力量霸占了绝对部分的利润,分给夜叉部的也只有很少的一部分。

这固然是江南士族的强势,另一方面也有控制夜叉部做大的意思。

因为自开国以来,大明朝的水师已经是一年不如一年了,根本不是夜叉部的对手。

一旦夜叉部拥有了足够的物质,他们肯定会再次挑起战争的。

所以,李忠有在任期内一直强硬的摧毁夜叉部在大陆的秘密据点,严控岸边的粮食流到夜叉部的手中。

没有了粮食和物质,夜叉部就没有力量跟大陆对抗。

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李忠有调走了以后,新任的黄宽并没有李忠有的战略眼光,所以在一些问题上疏忽了。

曾经的李忠有也写信提醒过黄宽,但是后者也并没有当回事。

白莲教的姬如雪也就是趁着这个机会跟东海夜叉部建立秘密的走私渠道,将大量的粮食和物资输送到了夜叉部。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将近一年的时间,夜叉部已经储存了相当量的物质和粮食,已经有了足够的底气跟江南士族和朝廷开战。

要想彻底的剿灭夜叉部,需要一支庞大的水师,以大明朝现在的实力根本不是短时间能够做到的。

没有水师,军队再多也没有用武之地。

李忠有的脸色闪过一阵忧虑,比起夜叉部来,更让他担忧的是江南士族。

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走私的利益早就渗透了的整个江南士族,他们能够保持如何庞大的规模和向心力,都离不开走私渠道的输血。

换句话说,江南士族正是靠着这条财路将大小士绅团结起来的。

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一旦走私渠道被封了,江南士族这个庞大的组织恐怕就要分崩离析。

更令李忠有心寒的是,这个夜叉部早不反晚不反,偏偏在江南士族跟朝廷较劲的关键时机,一夜之间反水,撕毁合约,扣押走私船只,断掉江南士族的财路。

打蛇打七寸,一举拿住了要害。

这要说是偶然的,李忠有是万万不会相信的。

仔细想来,江南的事情处处透漏着一种古怪,似乎有一只无形的手操纵着,而且看朱皇帝的表现,这只手并不像是朝廷伸出去的。

究竟是谁呢?

李忠有后背冒汗了。

身为江南一系高层的他深知走私利润对江南士族的重要性,一旦没有了走私渠道的输血,江南士族这么一个庞大的利益体,恐怕连半年都支撑不住。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过惯了奢华生活的士族们,肯定不会回过头来去过苦日子。

这样一来,江南士族内部就会产生分裂。

由利而生,又由利而散,这也是缘发。

说只要夜叉部能够支撑半年,江南士族就会分崩离析。

李忠有进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

一旦江南士族分崩离析了,朝廷肯定会趁虚而入,江南士族受到了朝廷的压制,他们自然不会有事,这些压制和盘剥最终还是落到当地百姓的头上。

如果朝廷搞不定江南士族,这次变革就会彻底的破产,大明朝终究还是会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