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第 89 章(2 / 2)

国色 梦溪石 3331 字 2022-07-28

“……你听说了没有,平舆公主可真是可怜!”

“谁说不是,母亲被废,她竟然要去和亲了!”

“听说是平舆公主自己要求去的,陛下先前一直不答应,前两日才松口的。”

“若是公主嫁过去了,那匈奴人就不会再来打我们了罢?”

“应该罢,可那匈奴人不是说想要长公主吗,现在却是三公主……”

“嘘……”

张氏蓦地睁开眼,她忍下晕眩从榻上爬了起来,撞撞跌跌扑向声音来源——在帷帐之后的两名宫女。

那二人正在低声说话,冷不防被突然冒出来的张氏吓了一大跳,顿时脸色煞白,手足无措。

“你们……将刚刚的话再说一遍!”张氏喘着气,恶狠狠地盯着她们,眼神如欲噬人一般。

——————

汉广殿内,清音袅袅而上,如玉珠落入玉盘,迎着外头的夕阳远山,登时令闻者心旷神怡,大有抛却一切俗务,只愿隐居山水之感。

一曲既罢,刘桢不吝献上自己的掌声。

“阿让的琴艺如今越发长进了,与我比起来,简直堪称天籁!”

被她称赞的女子抿唇一笑:“我可不能与公主相比,公主是要做大事的人,心思自然不在弹琴上,我也仅有琴道还算拿得出手,不至于贻笑大方了。”

“你就别再夸我了,虽然我脸皮比你厚了一点,可也不禁你这么夸啊!”

在她面前,刘桢倒不必再端着公主的架子,这位赵家长女蕙质兰心,当日还是太子妃的候选人之一,后来因为赵廉的缘故,刘桢与其结识,赵让便时常入宫来,一者是陪伴刘桢,二者也是充当公主与兄长之间的联络人,毕竟有她在中间传话,总比赵廉到宫外找人递话要来得安全可靠许多。

赵让笑道:“公主发明炒菜,简便易作又省力气,早已传遍天下,听说就连匈奴人那边,也开始用炒锅来烹煮食物呢,如今公主又提议陛下命人收集民间药方,将《神农本草经》集结成书,传于后世,为医者鉴,这些都是造福天下的大事,京城内外早已传遍,难道我说错了吗?”

刘桢道:“我不过是动动嘴皮,忙忙碌碌的还是他人,你既说到药经,我正有一样好东西请你尝尝!”

赵让被她神神秘秘的样子挑起好奇心,见刘桢让桂香递来一碗颜色略深的水,赵让低头闻了闻味道,倒还清爽,也不烫手,便凑近嘴唇,喝了一口。

“!!!”下一刻,她的表情有点扭曲,却不好吐出来,只能强迫自己咽下去。

“很苦吗?”刘桢明知故问,笑眯眯地看笑话。

二人熟稔,私底下其实也没那么多顾忌,赵让小小地白了她一眼,对公主殿下的恶趣味表示不敢苟同。

“其实还好,只是我刚才没有防备,现在倒是觉得舌底生甘了,这是何物?”

“这叫荼草,是一种苦菜,各地也有不同的称呼和发音,但我更喜欢称之为茶。”刘桢道。

“茶?”赵让对这个读音表示疑惑。

“茶。”刘桢用手指在案上写出这个字。

赵让:“此物有何用?”

刘桢:“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解之。”

赵让眼睛一亮:“那岂不是解百毒之物?”

刘桢摇摇头:“说百毒就过了,但此物能明目,能清心,入口虽苦,回味即甘,你不觉得它迥异于时下饮品,却别有一番风味吗?”

赵让闻弦琴而知雅意:“公主可是想以此物推行天下?只怕它的味道终究生涩了一些,难如蜜浆酒水一般被世人接受。”

刘桢笑道:“酒是豪侠所爱,茶才是名士之饮。不须我推行,再过数十年,此物就将风靡天下,待到将来国力富强,驱逐匈奴,将通往西域之路打通,我中原文明定可远播塞外,届时这荼草也将成为华夏族的象征,不仅扬我华夏□□美名,还可为大乾带来数之不尽的金钱进益呢!”

赵让不好接话,只是心底难免觉得刘桢有点异想天开,要知道现在匈奴人还在边上虎视眈眈,大乾的疆土若是继续被侵吞下去,其结局也可想而知了,什么国力富强,通西域,荼草传天下,那都是遥不可及的梦了。

但两个人都没有想到,刘桢这一番有感而发的话,却将在若干年后成为现实,而且比刘桢自己所预料的,整整提早了不少年。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二人叙完闲情,赵让就将话题转入正事:“我家大兄托我问公主,大好机会,公主何以拒绝?”

这句话没头没脑,乍听莫名其妙,但刘桢却一下子就听懂了。

似乎是为了补偿女儿在巫蛊案中受到的伤害,前两天刘远主动透露出让刘桢参政的意思。

公主参政,听上去好像不可思议,但是开国以来,刘桢虽未直接参与政事,但从国策之争到监造甘泉宫,无不出现她的影子,对于皇帝的这个提议,虽也有反对之声,可大部分人都并不感到意外。

背后影响朝政跟直接参政毕竟还是不一样的,如果这件事能够实现,那对于太子一系来说必然助益不小。

可还没赵廉等人高兴完,刘桢就拒绝了这个提议。

她拒绝的理由是:自己毕竟是个女子,虽然有点小聪明,可是与朝中大臣比起来,自己远远不如,这次侥幸能够从巫蛊案中脱身,全赖了父亲的英明,所以实在没有脸面接受这个提议。

刘桢没有回答赵让的问题,反而问道:“太子近来在政事上表现如何?”

赵让回想兄长的评价,道:“可圈可点,大有长进。”

刘桢点点头:“这一次虽然化险为夷,但下次未必还有这样的机会了,若我和阿兄二人都立于朝堂之上,那无疑大大增加了让别人攻击的危险,虽说目前来说阿父还算对我信任,可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三人成虎,迟早也会弄假成真,所以从现在起,我们需要谨而慎之,处处小心,不能给对方任何机会。再过些时日,我可能会请陛下允许我离宫暂住。”

赵让呆了一呆:“这又是何故?”

刘桢:“无它,避嫌耳。”

赵让:“可公主若是不在宫中,那些个小人想要在陛下耳边进谗言,岂非更加方便?”

刘桢:“两个鸡卵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否则一旦倾覆,就真的是一无所有了。没了我,还有阿兄在宫里,我与他已经商量好了,你放心罢,阿兄如今已经能独当一面了,宫中的风吹草动,他会有所留意的,女眷那边也有嫂嫂在。”她说罢笑了起来,朝赵让眨眨眼,眉目间大有俏皮之色,“而且我要做的许多事情,在宫外远比在宫内方便,不是吗?”

赵让还想再说什么,外头却有婢女道:“公主,安阳公主求见。”

话刚落音,刘婉就已经迫不及待地闯进来了。

这个妹妹似乎永远学不会耐心与等待,刘桢有点无语:“阿婉,你有何事吗?”

刘婉看了赵让一眼。

赵让知机道:“那我就先告退了,改日再来看公主。”

刘桢点点头:“桂香,替我送一送阿让。”

赵让一走,刘婉就道:“阿母想见你!”

刘桢挑眉:“她想见我,我为何就得去见她?”

实际上,在张氏被幽禁之后,刘桢曾经数次去看过她,奈何张氏一心钻进了牛角尖,总以为刘桢才是害她至此的人,从来都是不肯见的,就算见了,也压根都听不进刘桢的话。

“你!”刘婉想要发怒,却被刘桢的目光盯着,不知不觉就软了下来,她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脾气再坏,在长姐面前,却永远都是发作不大起来的。“阿母说,她想见你一面,你随我去好不好?”

刘桢道:“她是不是知道了阿妆的事情?”

刘婉咬着唇,点点头。

刘桢想了想,终是道:“我随你去。”